一、作用于肥料的肥料增效劑
1、硝化抑制劑在不同的土壤中效果差距很大,砂土中的效果要遠遠好于粘土;酸性土壤效果要好于堿性土壤;旱田的效果要好于含水量高的田塊;硝化抑制劑配合一次性基施氮肥效果要好于分次施氮肥;喜銨態氮作物效果要好于喜硝態氮作物,土壤微生物會分解硝化抑制劑,不同土壤微生物種類不同對硝化抑制劑作用影響也較大。
2、中微量元素的螯合劑和絡合劑近年來使用率比較高,中微量元素提高利用率后投入產出比也比較高,中微量本來用量就少,對產品成本提高有限,EDTA等螯合劑穩定不易分解容易影響環境,容易分解的往往效果相對較差。
3、脲酶抑制劑在作物產量潛力高、土壤氮的水平低、土壤和環境條件都對氨的揮發損失有利的土壤上與氮肥配合施用將達到很好的效果,脲酶抑制劑在田間的增產效果很不穩定,美國脲酶抑制劑主要使用在玉米上;我國的土壤普遍有機質低,需要較大量的氮肥投入,土壤及環境條件復雜,脲酶抑制劑肥料在我國的田間效果會更加不穩定。國內的腐殖酸尿素、海藻酸尿素等也是作為脲酶抑制劑氮肥使用,有化工標準,但無新型肥料登記,腐殖酸和海藻酸本就不高但肥料標準中的含量極低,有業內人士質疑:是加就比不加好呢還是極少的添加量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包膜尿素因物理隔離,在田間應用效果相對比較穩定,但包膜尿素生產一般都是專業廠家,需要有專門的包膜設備及工藝,包膜尿素在國內外應用相對廣泛,產品普及率及農戶的認可度都相對較高,但膜材的降解率和包膜質量一直是個矛盾,包膜質量越好的膜材往往在土里降解較慢。
因此,作用于肥料的肥料增效劑一般添加量和肥料的量相關,NBPT以純氮量的0.5%-2.5%作為添加量;DMPP一般以純氮量的1%-5%作為添加量;CP一般以純氮量的0.25%-0.5%為添加量;控釋肥包膜材料一般用到尿素量2.5%-4%;中微量元素螯合劑和絡合劑要根據相關反應式來計算,以上物質都是化合物,但大部分受環境影響效果仍不穩定。腐殖酸及海藻酸因分子量、來源等不一致,國內標準也較粗糙,極低的添加量會導致產品的田間效果更不穩定。
二、作用于植物的生物刺激素類肥料增效劑是特肥中應用較廣的,也較符合特肥所追求的促根、促生、抗病、促花保留果食、改善質量等作用,生物刺激素的使用量和每畝地耕作層的土壤量、每畝地的用水量關系密切,生物刺激素的噸添加量和有效使用量要匹配,“后植調劑時代”植調劑使用違法,植調劑的H性一般都較高,一般作用濃度為0.001--10ppm,生物刺激素絕大部分產品的作用濃度都在100-2000倍(500-10000ppm)有效果,生物刺激素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大多H性不高,通俗的說法是加少了沒效果,加多了用不起!
三、作用于土壤的肥料增效劑一般需要大分子物質,容易和土壤形成團粒結構,腐殖酸是比較常用的產品,分子量較大,膠體性質好,容易和土壤形成膠體團粒結構,進而產生若干作用,但要形成明顯增多的團粒結構,腐殖酸要活化,且一般要求較大分子量腐殖酸(分子量3000-5000),分子量過大對土壤及植物作用不大,分子量過小不容易形成較大大團聚體含量(>0.25mm);腐植酸需達到一定的量,畢竟土壤耕作層一般要達到30-50CM,每畝耕作層土壤一般有100-200噸,每畝地要活化腐植酸30-60公斤,較大量使用腐殖酸對成本是個考驗,畢竟種植業的產出比較低,其它纖維素、沼渣及秸稈等有機物、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同樣要考慮添加量及成本。